換熱器用鈦焊管具有密度小,比強度高、耐海水腐蝕性能優(yōu)良等特點,在海水冷卻系統(tǒng)管道中可以大批量使用,例如核電站和濱海電站,鈦焊管的使用在保證熱交換效率同時,提高了設備使用壽命,帶來顯著經濟效益[1-3]。純鈦在焊接時容易受到環(huán)境污染,對焊接環(huán)境要求較高,在充分氬氣保護氣氛下可以獲得良好的焊接接頭[4]。鈦管在焊接過程中的污染會導致焊接接頭質量下降[5,6],而焊縫的質量控制是生產鈦焊管的重點[7]。目前換熱器用薄壁鈦焊管多采用自動鎢極氬氣保護焊(TIG焊)。用自動鎢極氬氣保護焊(TIG焊)生產鈦焊管過程中,時有出現(xiàn)一種類型缺陷管。該缺陷目視在焊管外表面有焊縫箭頭、內表面焊縫焊道有變化,在外表面箭頭根部可見有黑色異物,進行渦流探傷檢測,管材報警不能滿足ASTMB338標準[8],需報廢處理,因而造成生產成本增加。
為此,對該類型焊接缺陷進行分析,找出產生原因,制定改善措施,提高鈦焊管生產過程的焊縫質量。
1、基本信息
1.1 試驗材料
實驗材料為生產過程中渦流報警的Gr.2鈦焊管,規(guī)格為φ22.0mm×0.5mm。其帶材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為,C0.012,O0.108,N0.003,H0.002,F(xiàn)e0.017,其他單個最大≤0.1,總計最大≤0.4。鈦焊管表面目視可見內外表面焊道變化,外表面可見箭頭形狀變化,在箭頭根部可觀察到有缺陷。典型形貌如圖1所示。

1.2 方法及設備
鈦焊管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帶材→清洗→剪切端焊→清洗→冷彎成形→焊接→一次定徑→在線退火→二次定徑/矯直→渦流探傷→激光測徑→定尺切斷→超聲波探傷→精切→端頭去毛刺→水下氣密試驗→表面風干→表面檢查。其中焊接工藝為直流正接自動鎢極氬弧焊,采用的焊接設備為米勒MAXSTAR700焊機。為防止焊接過程中環(huán)境對焊縫影響,在焊縫背面(焊管內壁)、焊槍、焊合室內通氬氣(純度≥99.99%)進行保護。帶材經過清洗、成型冷彎卷曲成管狀后在焊合室內焊接。焊接用鎢針直徑為3.2mm,鎢針伸出長度為9mm,焊接速度6.0m/min,焊接電流180A,電壓12V,焊槍氬氣流量為10L/min,焊合室氬氣流量為15L/min,焊縫背面保護氣流量為10L/min。
在鎢針尖持續(xù)使用24h后,進行跟蹤取樣。切取2個帶缺陷的典型試樣,采用XJA-6A金相顯微鏡對鈦焊管焊縫軸向、縱向進行了金相組織觀察。切取3個帶典型特征缺陷的試樣,使用ZeissMerlinCompact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和OxfordAZtecX-Max50能譜儀對焊縫夾雜缺陷處外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
2、缺陷處組織分析
2.1 金相組織分析
圖2(a)為鈦焊管缺陷圖片,可以清楚的看到箭頭形狀及箭頭根部的黑點。焊縫缺陷處顯微組織在軸向圖2(b)及縱向圖2(c)方向,焊縫區(qū)主要為粗大的板條狀α相以及針狀α相。焊縫軸向區(qū)域內并沒有發(fā)現(xiàn)氣孔、夾雜等缺陷。在焊縫縱向顯微組織中,有不規(guī)則形狀夾雜物嵌在焊縫表面組織內。

2.2 掃描電鏡及能譜分析
對缺陷樣進行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3#、4#、5#樣的掃描電鏡形貌如圖3所示。缺陷處和非缺陷位置能譜分析結果見表1。從掃描電鏡照片中,可以明顯看到焊管表面黑點處存在有不規(guī)則形狀異物嵌入在焊縫中,其大小不一。3#(a)、4#(c)、5#(e)缺陷處的能譜分析結果表明,該處含有大量的碳、氧、鎢元素。缺陷物旁邊位置能譜分析主要元素為鈦。


3、討論分析
3.1 夾雜物成分來源
結合生產情況,對元素來源進行分析。試驗用的純鈦帶是以海綿鈦為原料,經熔煉板坯、熱卷軋制、酸洗、冷軋、脫脂、退火等工序生產而來[9]。純鈦帶,從表1中元素成分上看其雜質元素主要為鐵、氮、碳、氧、氫元素。這些雜質元素中氮、氧、碳是α相穩(wěn)定元素,以間隙原子的形式有限固溶于α相中,鐵主要以置換原子的形式有限固溶于α相中[10]。這些雜質元素含量較低,并均勻分布在鈦帶中,在高純氬氣保護氣氛下焊接,過程中無法形成上述樣品管中的夾雜缺陷。
在軋制過程中會使用軋制油,軋制完成后進行脫脂、退火。如果脫脂不完全,會導致帶材表面殘留有油污[11]。脫脂異常帶材,在焊接時由于帶材受熱形成大量的黑煙,鎢極燒損。從鈦帶到鈦焊管生產工藝過程中分析,在其他各工序內都未有鎢元素參與。因此,從鈦焊管生產過程進行分析,分析能譜結果中夾雜缺陷內鎢元素主要來源于鎢極,碳、氧元素主要來源于帶材表面殘留油污。
3.2 夾雜物產生原因分析
綜合試驗結果及生產實際焊接分析,認為該類型夾雜缺陷的產生原因是,焊接過程中,由于焊接帶材表面有殘留油污、鎢針尖伸出長度過長、氬氣保護效果欠佳,從而在鎢針尖表面出現(xiàn)燒損,氧化物聚集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鎢針尖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針尖完好,在鎢針尖錐角根部處,可見白色灰狀物質,輕觸掉落類似爐渣。鎢極氬弧焊中,鎢極在氬氣保護良好情況時,燒損慢,當帶材表面殘留有碳、氧、鎢針尖伸出長度較長、氬氣保護效果欠佳,帶材表面碳、氧有機物在高溫下?lián)]發(fā)與鎢極反應形成渣狀物質覆蓋在鎢針上,從而引起鎢極的燒損[12],當氬氣保護效果欠佳時,鎢極燒損加快。當燒損達到一定程度時,部分脫落到焊接熔池中,引起焊接電弧波動,從而產生焊道內外表面出現(xiàn)箭頭狀變化,掉落物在箭頭根部形成夾雜缺陷。

3.3 該類型焊接缺陷的控制
通過上述觀察與分析,該類型焊接缺陷產生與控制,主要與帶材清潔程度、氬氣保護效果、鎢針使用時間有關。因此,要減少該缺陷類型產生,主要考慮清潔帶材及增強鎢針尖的氬氣保護效果。鈦帶加工過程中,嚴格控制脫脂工序,保證鈦帶表面清潔。鈦焊管制造過程中增加焊槍氬氣保護氣流量,減少鎢針尖伸出長度、增加修磨鎢針尖頻次,避免因鎢針尖燒損,表面氧化物聚集掉落而產生夾雜缺陷的問題。
根據(jù)上述分析對帶材進行清潔,對焊接參數(shù)進行調整,將焊槍保護氣由10L/min調整到15L/min,鎢極伸出長度由9mm調整到7mm,鎢極修磨間隔由24h調整到12h。調整參數(shù)前,鎢針使用后,燒損較嚴重,其鎢針尖氧化物聚集較多;而調整后,鎢針尖完好,避免了燒損后氧化物掉落產生該焊接缺陷(圖5)。

4、結論
鈦焊管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焊道變化,焊縫夾雜,本文對其成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方法:(1)鈦焊管焊接過程中焊道內外表面出現(xiàn)箭頭狀變化,在該箭頭根部存在有夾雜物,是由于鎢針尖上的氧化物在焊接過程中聚集后掉落到熔池中產生。(2)為減少該類型焊接夾雜缺陷,嚴格控制鈦帶生產中脫脂工序,在鈦焊管焊接時增加焊槍氬氣保護氣流量,增加修磨鎢針尖頻次,減少鎢針尖伸出長度,避免因鎢針尖上的氧化物聚集掉落產生的焊接夾雜缺陷。
參考文獻
[1]黃伯云.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第4卷)有色金屬材料工程(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503-511.
[2]謝祎.超薄壁鈦焊管在蒸餾海水淡化中的應用[J].焊管.2018,41(10):30-35.
[3]劉茵琪,賈祥亞,曹恒,等.薄壁純鈦焊管的性能研究[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13,28(4):1-6.
[4]BendikieneR,BaskutisS,BaskutieneJ,etal.ComparativestudyofTIGweldedcommerciallypuretitanium[J].JournalofManufacturingProcesses,2018,36:155-163.
[5]楊國輝.鈦管焊接時接頭的保護[J].管道技術與設備,2003(6):24-25,28.
[6]ShortAB.Gastungstenarcweldingofα+βtitaniumalloys:areview[J].MaterialsScienceandTechnology,2009,25(3):309-324.
[7]張望成,魯蓉蓉,曾憲山.核電熱交換器用耐蝕鈦焊管制備工藝研究[J].鈦工業(yè)進展,2021,38(4):34-37.
[8]AmericanSocietyofTestingMaterials.StandardSpecificationforSeamlessandWeldedTitaniumandTitaniumAlloyTubesfor48 CondensersandHeatExchangers:ASTMB338-17e1[S].WestConshohocken,PA:ASTMInternational,2019.
[9]馮杉,陶會發(fā),李渤渤,等.EB錠焊管用TA2冷軋鈦帶制備技術研究[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23,38(1):55-59.
[10]徐國富,周麗旗,李旭,等.微量雜質在工業(yè)純鈦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對力學性能的影響[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16,21(5):672-677.
[11]常軍,郭勝惠,彭金輝,等.微波加熱技術在鈦帶卷酸洗及脫脂過程中的應用[J].鈦工業(yè)進展,2013,30(1):27-30.
[12]CasadoE,ColomerV,Mu?oz-SerranoE,etal.AnexperimentalcomparisonoftheerosionintungstencathodesdopedwithdifFerentrare-earthelements[J].JournalofPhysicsD:AppliedPhysics,2002,35(10):992-997.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