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鈦是一種物理性能優良、化學性能穩定的材料,具有比強度高、密度小、耐腐蝕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工業純鈦是指具有不同雜質含量的非合金鈦,主要雜質有Fe,Si,C,N,H,O。不同強度級別的工業純鈦主要區別在于雜質的含量,尤其是O,N和Fe的含量。工業純鈦的強度在280~720MPa范圍內,具有較高的塑性和優良的工藝性能,并且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其長期工作溫度為300℃,已在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海洋工程領域[1]。

在本公司承接的FPSO項目中,用于處理次氯酸鈉介質的工藝管線系統使用了材料標準為ASTMB861Gr.2的鈦管材,其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見表1和表2,管線直徑:DN25mm~DN100mm,壁厚:1.5~3.8mm。文中首先對工業純鈦的焊接性進行分析,然后對在工程實際中使用的焊接工藝進行介紹,最后對生產中有利于保證焊接質量的施工注意事項進行了總結。

1、工業純鈦焊接性分析
1.1間隙元素沾污引起脆化
鈦是一種活性金屬,常溫下能與氧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保持高的穩定性和耐腐蝕性。540℃以上生成的氧化膜則不致密,很容易被腐蝕。高溫下Ti與O,N,H反應速度較快,在300℃以上快速吸H,600℃以上快速吸O,700℃以上快速吸N,在空氣中Ti的氧化過程很容易進行[2-5]。
(1)O和N的影響
在O,N固溶于Ti,使Ti晶格畸變,變形抗力增大,強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下降。N比O的影響更甚。氬氣中雜質含量對工業純鈦焊縫質量的影響是不利的,應設法避免。
(2)H的影響
H溶入工業純鈦焊縫接頭中,會生成鈦氫化合物,嚴重降低材料的韌性,在組織應力作用下還會產生裂紋。
(3)C的影響
C在工業純鈦中的溶解度為0.13%(質量分數)。碳間隙固溶于鈦中,使強度提高、塑性下降,但作用不如N和O顯著。若C超過溶解度時,生成硬而脆的TiC呈網狀分布,易產生裂紋。
在鈦焊接時除材料本身應嚴格控制這些雜質外,在焊接前還須做嚴格細致的準備工作,清除焊接部位的污染物。為了保證焊接質量,焊接過程中還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焊接熔池和高于400℃以上的焊接區域,使之免受空氣污染。焊接時,工件及焊絲上的油污能使焊縫中增碳,因此焊前應注意清理。
1.2熱輸入對焊接接頭性能的影響
Ti的熔化溫度高,熱容量大,熱導率比Al,Fe等金屬的低,冷卻速度慢,所以Ti的焊接熔池具有更高的溫度、較大的熔池尺寸,熱影響區金屬在高溫下的停留時間長,因此,易引起焊接接頭的過熱傾向,使晶粒變得十分粗大,接頭的塑性顯著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焊縫冷卻速度過快時,容易產生針狀α組織,對接頭塑性也不利。在焊接施工中,為了確保焊接質量,必須制訂合理的焊接工藝,嚴格控制熱輸入和冷卻速度。
1.3焊接裂紋
由于工業純鈦中S,P,C等雜質很少,低熔點共晶很難出現在晶界上,有效結晶溫度區間窄,加之焊縫凝固收縮量小,因此很少產生焊接熱裂紋。
但若母材和焊絲質量不合格,特別是焊絲有裂紋、夾層等缺陷,在裂紋、夾層處存在大量有害雜質時,則有可能產生焊接熱裂紋,因此要特別注意焊絲質量。
當焊縫金屬中O,N含量較高時,焊縫變脆,在較大的焊接應力作用下可能會產生冷裂紋。工業純鈦焊接時,熱影響區可能也會產生延遲裂紋,這與H有關。焊接時由于熔池和低溫區母材中的H向熱影響區擴散而形成集聚,析出的過程中形成化合物,增大脆性與組織應力,從而導致延遲裂紋。
防止產生延遲裂紋的方法主要是減少焊接接頭處H的來源,選用H含量少的材料(包括焊絲、母材和氬氣),注意焊前清理和焊接過程保護,以減少焊接接頭中的H含量。
1.4氣孔
氣孔是鈦及鈦合金焊接時最常見的焊接缺陷。原則上氣孔可以分為兩類,即焊縫中部氣孔和熔合線氣孔。在熱輸入較大時,氣孔一般位于熔合線附近;在熱輸入較小時,氣孔則位于焊縫中部。一般情況下,金屬中溶解的H不是產生氣孔的主要原因。焊絲和坡口表面的清潔度是影響氣孔的最主要因素。在拉絲時粘附在焊絲表面的潤滑劑是產生氣孔的重要原因。打磨時殘留在坡口表面的顆粒、清洗時乙醇以及橡膠手套溶解的增塑劑及擦拭坡口時的殘留物都會產生氣孔。因此,焊前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有害雜質徹底清除。
2、焊接工藝
2.1焊接方法
根據工業純鈦的理化性能、冶金學特點,考慮到其導熱性差、比熱容小及焊接熱影響區容易過熱的問題,以及焊接過程中Ti在高溫下化學活性高,易與H,O,N發生化學反應,造成焊縫區理化性能下降,不能滿足工程要求的問題,結合施工現場環境、條件等客觀因素,焊接方法選擇了直流鎢極氬弧焊,對應電源極性應采用直流正接(即鎢極接負極,焊件接正極)。鎢極采用直徑2.4mm的鈰鎢電極(含w(CeO2)2%),并應符合SJ/T10743—1996標準的要求。
2.2焊接材料
焊絲級別選擇AWSA5.16ERTi-2,實際工程中選擇的焊材牌號為UTPTitanGr.2,焊絲直徑選擇2.0mm,適用于項目的母材厚度范圍為1.5~3.8mm。焊絲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見表3,焊絲中間隙元素的含量低于母材的。

2.3坡口形式
對接接頭的坡口形式選擇全熔透單V形坡口,坡口形式及尺寸如圖1所示。焊前組對時,要求對口錯邊量不超過母材厚度的10%,且≤1mm。

2.4預熱和層間溫度
最低預熱溫度應≥5℃,最高層間溫度應≤17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或當發現由于晝夜溫差或其他原因產生的濕氣,應先對待焊接區域進行除濕,常用電吹風加熱。
2.5氣體保護
(1)采用焊槍、尾隨氣、背部三級氣體保護。保護氣體均采用高純氬氣,φ(Ar)≥99.999%,并應滿足GB/T4842—2017《氬》的要求。
(2)考慮到保護效果,氬弧焊槍宜選用直徑為12~20mm的噴嘴,噴出的氬氣應保持穩定的層流狀態,氣體流量應在15~25L/min范圍內。
(3)為保護熱態焊縫,應在焊槍上安裝匹配管徑的氬氣拖罩。拖罩中氣體流量為15~25L/min,并與噴嘴中的氣體流量基本保持一致。
(4)為防止焊縫背部氧化,應在施焊前及焊接過程中進行管內部充氬保護。要求管內部氧氣含量≤50×10-6,背部氣體流量為15~25L/min,并與噴嘴中的氣體流量基本保持一致。
2.6焊接工藝參數
推薦使用的焊接工藝參數見表4。

3、焊接施工要點
為了保證工業純鈦管材的焊接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要從施焊環境、清潔、坡口加工及清理、定位焊、焊接操作、氣體保護、色澤檢查等多個方面進行控制。
3.1施焊環境
施焊時,所處環境對焊接質量有很大影響。由于煙塵中含有大量有害雜質,這些雜質易通過環境過渡到熔池和焊縫當中,形成焊接缺陷。尤其作業區間存在鐵污染時,鈦焊縫中的鐵會生產TiFe和TiFe的脆性相,使焊接接頭的綜合力學性能降低,并降低鈦的耐腐蝕性。因此施工時應對施工環境作如下要求:
(1)鈦焊接應在空氣潔凈、無塵、無煙的環境下進行;
(2)鈦材的焊接場所應為獨立區域。若在有其他鋼材作業的車間內,應分割成一個獨立的、封閉的鈦材焊接區;
(3)下列任一情況下,除非采取有效措施,應禁止施焊:①風速≥1.5m/s;②空氣相對濕度>80%;③焊件溫度低于5℃;④無防雨、防雪措施的室外作業(有雨、雪時)。
(4)施工過程中,要定期使用藍點測試法進行鐵離子檢測,避免鐵元素的污染。對于變色區域,應使用不銹鋼鋼絲刷清理。
3.2清潔
焊接施工過程中應始終保證母材、焊材以及焊接環境的清潔,嚴禁被灰塵和油污污染。焊工應穿著干凈的工作服、手套,并使用干凈的焊槍、氣帶及操作臺。焊絲在使用前應用乙醇擦拭。
3.3坡口加工及清理
(1)下料切割和坡口加工應使用機械加工方法,使用砂輪機時應選擇鈦材專用的不銹鋼砂輪片,砂輪片厚度宜為1.6mm。
(2)坡口加工完成后,應使用專用的不銹鋼蘑菇頭磨具將坡口及其兩側至少50mm的區域研磨光亮,然后使用丙酮或乙醇擦洗。擦洗時應采用不含棉的布料,如綢布,不得有棉質纖維附于坡口的表面。
(3)凡經清理后的焊件應在4h內焊完,否則應重新清理,以去除可能形成的氧化膜。
(4)清理后的焊件和焊絲應注意保持干燥,焊前不允許用手直接觸碰。
3.4定位焊
定位焊應采用與正式焊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藝,定位焊焊縫長度宜為5~10mm,厚度不超過壁厚的2/3。另外,定位焊時應注意施加管內部的氣體保護,防止出現焊縫背部氧化,定位焊焊縫盡量保留。
3.5焊接操作要點
(1)引弧前應提前送氣,確保焊槍、拖罩內的空氣已排凈。
(2)在保證熔合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小的焊接電流。焊接電弧燃燒過程中,應保證焊絲端部始終處于焊槍保護氣的保護之下。
(3)焊接電弧中斷時,應保持焊槍的位置不動,使得剛完成的焊縫在溫度降至400℃之前仍然處在氬氣的良好保護之下。據實際經驗,直徑101.6mm(4in)管的焊縫在焊接電弧中斷后需至少通氣保護45s方可保證較好的焊縫表面顏色。具體的通氣時間可隨管材的尺寸進行適當的調整。
(4)焊接電弧中斷后,應注意將焊絲端部繼續保留在焊槍保護氣中一段時間,防止直接取出后焊絲端部氧化發藍。如果保護不慎導致焊絲端部發藍,則繼續焊接之前,應將發藍部分去除,去除長度應≥25mm。
3.6氣體保護
(1)氬氣輸送管應采用塑料軟管,不應使用橡膠軟管,防止焊口被橡膠顆粒污染。
(2)焊接開始前及焊接過程中,應使用測氧儀檢測管子內部充氣區域的氧氣含量,保證氧氣含量始終<50×10-6。
(3)焊前應根據焊件尺寸預先制作或采購合適的氬氣拖罩,以保證焊縫及熱影響區在冷卻至400℃之前一直處于氬氣的良好保護下。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根據管材直徑選擇匹配的氬氣拖罩,具體見表5,實際應用的拖罩如圖2所示。

3.7色澤檢驗
在焊接過程中應注意對焊縫原始狀態的外觀顏色進行自檢,如果出現顏色不符合要求的焊縫,應及時將其清除重焊。鈦焊縫經常出現的顏色及對應的處理方法見表6,實際生產中良好焊縫的外觀如圖3所示。

4、結論
(1)采用文中介紹的焊接工藝,進行TA2工業純鈦管材的焊接,能夠得到性能合格的焊接接頭。
(2)焊接施工過程中對文中所述的各環節進行嚴格控制,能夠保證工業純鈦管材的焊接質量和焊接合格率。
參考文獻:
[1]李亞江.焊接冶金學-材料焊接性[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王娜,高磊,張瑩瑩,等.工業純鈦TA2的焊接[J].熱加工工藝,2010,5(5):132-133.
[3]賈海濤,張睿偉.鈦及鈦合金的焊接性分析與應用[J].焊接技術,2020,49(1):55-58.
[4]白鵬飛,王飛,李青文.TA2工業純鈦焊接性分析與工藝試驗[J].焊接技術,2016,45(S1):94-96.
[5]楊玉超,高建明,邵元金,等.鈦焊接質量控制中的一些重要措施[J].焊接技術,2012,41(12):58-60.
相關鏈接